2023
七月
18
【家庭课堂IV】|第四十九讲 压力管理(一)
第四十九讲 压力管理(一)
一、压力与身心疾病
压力知多少?以下十个论断认为对的请打上圈,认为错的或不赞同的请打上叉。
1、人一旦有压力的感受他首先一定会觉得神经紧张。
2、只要你遭受到压力你一定会知道的。
3、长期的运动会减弱你抗拒压力的能力。
4、有压力总是不好的。
5、压力会制造不愉快的问题,但不置你于死地。
6、打针吃药就可以控制压力。
7、当你离开教室的时候,会留下学习的压力,而不会把它带回宿舍。
8、压力只是心事,与身体无关。
9、压力是可以完全消除的。
10、除非你改变生活方式,否则你对压力一点也没办法。
做完了?
数一数你打勾的数目。
正确的答案是上述题目全部是错的。
二、压力反应及其功能
人们面临压力时会产生一系列生理、生理的反应。这些反应在一定程度上是机体主动适应环境变化的需要,能够唤起和发挥机体的潜能,增强抵御和抗病能力。但是过低或者过度的压力会导致身心健康受损、工作效率下降、人际关系退步、适应力渐降、免疫系统减弱。
压力通常表现在心理反应、生理反应和行为反应诸方面。压力也有其正面功能,可促进个体学习掌握生活技巧。
三、压力产生的原因
压力产生的原因可称为压力源或称应激源。压力源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之中。有些压力源是稍纵即逝的,它引起瞬间的兴奋和欢欣。有些压力源则持之以日、周或月,造成习惯性的高压反应,使人经常处于一种戒备状态,甚至导致心理失衡。我们所遇到的压力源可能在自身,也可能在环境之中。自身的压力源包括痛苦、疾病、记忆、罪恶感、不良的自我概念等,可称之为“内因性压力源”;环境的压力源包括热、冷、噪声、其他任何无机性的刺激和有机性的刺激,可称之为“外因性压力源”。但是,人类最主要的压力源是人,人际关系是造成压力的最主要来源。
如果我们把造成压力的各种因素作一大致分类,可以划分为躯体性、心理性、社会性和文化性四大压力源。
四、心身疾病
心身疾病是指心理、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、发展和转化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、具有明显的生理结构和功能障碍的一类躯体性疾病。而刺激产生的压力引发紧张状态持续,常常会导致心身疾病。
心身疾病一般表现在以下方面:
(1)心血管系统:原发性高血压、冠心病、心律失常、心动过速或过缓等;
(2)呼吸系统:支气管哮喘、过度换气综合症、血管舒缩性鼻炎等;
(3)消化系统:消化性溃疡、溃疡性结肠炎、神经性厌食、神经性呕吐等;
(4)内分泌系统:肥胖症、糖尿病、甲状腺机能亢进等;
(5)肌肉骨骼系统:痉挛斜颈、类风湿关节炎、口吃等;
(6)神经系统:紧张性头痛和偏头痛等;
(7)泌尿生殖系统:性功能障碍、月经失调等;
(8)皮肤系统:神经性皮炎、瘙痒症、过敏性皮炎、斑秃、荨麻疹等;
(9)其他:癌症、自身免疫性疾病等。
人格特征与部分身心疾病对照
心身疾病种类 人格特征
哮 喘 过分依赖、幼稚、希望被人照顾,对别人、对自己在情感上都是模棱两可的
结肠炎 听话、带有强迫性、抑郁、心情矛盾、吝啬
心脏病 忙碌、好胜、争强、争躁、善于把握环境
荨麻疹 渴望得到情感、有罪恶感、自我惩罚
高血压 好高骛远、愤怒被压抑、听话
偏头痛 追求尽善尽美、死板、争胜、嫉妒
溃疡病 依赖、敌意被压抑、感情受挫折、雄心勃勃、有魄力
五、压力与失眠
失眠是指实际睡眠时间过短(包括入睡困难、夜间频繁觉醒以及早醒)或睡眠时间如常但缺乏睡眠感。失眠会造成慢性的疲劳状态,降低白天的活力,导致工作、学习效率不佳。与睡眠充足的人相比,睡眠不足的人明显容易动怒且忧郁不安,而且也易引发精神疾病和其他疾病。
1、学生失眠常见原因:心理因素、生理因素、疾病因素、物质因素、环境因素。
2、睡眠管理策略:保持平常心、避免不良暗示、先睡心后睡眼、生活规律、避免刺激、饥饱适中、睡前泡脚、睡眠环境良好、睡姿科学(右侧位)、健康防病、劳逸结合。